如何沟通才能打开孩子心扉——叩开青少年的心门主题讲座
2023年11月18日上午,由东莞市慈善会主办,东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承办的东莞市心理危机知识科普及干预技能提升系列活动之如何沟通才能打开孩子心扉——叩开青少年的心门主题讲座开讲啦。本次活动在松山湖元昇数谷1栋3楼国际会议中心会议室举行,现场70余位心理咨询师、心理爱好者、在校老师、社工、医护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工作者等相聚一起,共同探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本次活动也是协会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防治专委会筹备组的《教育领域中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预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主题活动之一,旨在让更多的家长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会后还进行了工作坊进行深入的讨论学习。
协会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博士研究生罗剑英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讲座是《如何沟通才能打开孩子心扉——叩开青少年的心门》。讲座刚开始时,罗老师先邀请参会者做一个小小的调查:现在孩子愿意把心里话和我们分享吗?在此,罗老师结合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分析,参加调查的青少年中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家庭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和睦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风险更高。
随后,罗老师罗列了当下父母和子女惯用的3种对话:蜜汁对话、塑料对话和钢铁对话,而这些话语背后的逻辑是:我们内在的价值观会认为现在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做作业、参加辅导班、鸡娃)将来就能考上好大学(通向幸福的必经之路),将来就能找到好的工作(考好大学才能有的结果),然后人生就会得到幸福了。而在这过程中,我们的说教、指责、批评是否能够促进学习呢?
对此,罗老师给出了沟通的法宝——通情达理,一切要以保护孩子的正向感觉为原则。接着罗老师以实际案例为参会者示范通情达理的具体做法,理解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情绪问题解决了,事情/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现场还探讨了关于幸福感的概念,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对于青少年的幸福感,这里,将其分为两种:快乐幸福和心盛幸福。
快乐幸福是以享乐取向的,通过追求即时的愉悦、满足和享受获得幸福感受,即注重短期快乐,寻求个人满足,注重自我舒适和享乐。
心盛幸福是以心盛取向(意义取向),通过实现个人潜能和追求高尚目标来获得深层满足和真正的幸福,即注重追求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和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而反观我们当下的青少年,他们的幸福感是建立在享乐取向上,还是在心盛取向上呢?相信近几年,大家都听说过“空心病”,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曾对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做过调查,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这不禁也让很多人陷入了深思:“为什么考上了好大学,却有那么多人得‘空心病’呢?”
对此,需要让青少年体验和寻求“有意义的生活”,这里的“有意义”包括:正面情绪、生活满意度、正面的人际活动、社会参与、友情、延迟满足、成就等,去创造一些机会让青少年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其体验“意义型”或“自我实现型”的幸福。